近日。随着生活垃圾分拣中心、餐厨垃圾处置中心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末端设施的全新亮相。使用23年之久的双柏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了一期生态修复工程。并顺利通过验收。昔日“城市废地”摇身一变成了“城市绿肺”。
双柏岭垃圾填埋场始建于1997年。总占地面积为10.3万平方米。库容60万立方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。填埋式垃圾处置方式弊端显现。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。今年年初。县城管局启动该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设计工作。
“垃圾填埋场刚开始投用时周边还是郊区农村。现在已经属于县城城区。周边汽车西站人员密集。还有淳杨线、居住区以及度假酒店。属于千岛湖旅游度假区范围。因此治理迫在眉睫。如何处理这10.3万平方米的‘城市废地’也成了问题。”县环卫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。对于该垃圾填埋场的改造。县城管局想了诸多方案。并特地邀请专业团队进行评估。最终决定在原先样式基础上。采用“原位封场治理”技术进行处理。
据了解。“原位封场治理”即通过采取垃圾堆体整形与处理、封场覆盖结构层设计、填埋气体处置系统设计、地表水导排设计、渗滤液导排设计、浓缩液回灌设计、垂直防渗设计、绿化工程设计和封场工程后续监测运营管理等工程措施。隔绝该地的污染、控制隐患及改善环境。该治理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异味扩散。种植的草皮也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。